说到鞋还真有故事可讲,有人一沾鞋就发蒙:
“郑人买履”讲的是郑国有个认真的读书人要去集市上买鞋,他做事有板有眼,第一步找来剪刀和一截子细麻绳、第二步坐在太师椅子上、第三步脱下脚上的鞋子用麻绳量好鞋底的长短、第四步用剪刀把麻绳剪断、第五步把标志鞋底长短的麻绳放到桌子上、第六步把脱下的鞋子再穿到脚上,然后出门去集市上买鞋。
到了买鞋的摊位,鞋老板问:先生您脚多大尺码呀?
读书人要拿麻绳说话,这时才想起麻绳忘在家里的桌子上了,于是赶紧又往家跑。
待他拿着麻绳做的尺码跑回集市,集市已经散去了。
您说这读书人是不是沾鞋发蒙?
还有个“削足适履”的成语,讲的也是个见鞋发蒙的故事,我就不啰嗦了。
关于“磨砂皮的鞋夹脚怎么解决?”这个题目,我觉得也是个见鞋发蒙的题目。
首先鞋夹脚的问题不会仅仅限于磨砂皮的鞋吧?不知单单强调磨砂皮是啥意思。
其次鞋夹脚无非是以下几种解决方案
1、如果是在本地买的鞋,到你买鞋的店里去换合适的,不夹脚的鞋。
2、如果不能换,就到修鞋店请师傅用鞋楦排一排,撑大一点,看能否纠正夹脚的毛病。
3、把这双鞋送给你的亲人或朋友里穿着合适的人,落个人情。
4、把它扔掉,再买一双合适的。
千万别“削足适履”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