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开始学习未免有点过早,刚进入大学就先学好会计专业吧,在大三、或者大四的时候有了一定的会计基础,这个时候再来报考注册会计师,会更轻松一些。
大学备考CPA是非常好的想法,恭喜楼主提前跨出了职场的第一步。

3、CPA是场持久战 在国内众多财会证书考试中,CPA无疑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当然也有人一鼓作气拔得头筹,但终归寥寥。绝大多数人还是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在备考。 既然是“持久战”,那考察得便是长期记忆,无法通过“临时抱佛脚”这种招数取胜。因此,校园里的学习氛围浓厚,能够让你全身心投入CPA的备考,而不为外事所扰。工作之后,会被很多事情分散精力,从而导致学习效率和注意力的下降。 同时,CPA考试也是一场心理战役,非常考验考生的心理状态。在职人员往往因为社会阅历的增加而变得更容易瞻前顾后,渐渐丧失一往无前的勇气,凡事总想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而大学生常常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胆气,面对外人口中的困难不会无端自己给自己压力,反而会选择迎难而上。 4、为职业生涯做奠基 在大学备考CPA还可以让你的职业进程比别人快一步。一直处于备考CPA的状态,会让你的职业规划目标更清晰,专业能力也更胜一筹。 在这个时代,会计人的出路是成为管理决策型的会计人才,而要想成为这些人才,CPA证书无疑是一张“王牌”筹码,用人单位也更加青睐有过CPA学习经验的毕业生。 未雨绸缪永远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平稳,大学时光固然应该酣畅淋漓地度过,但也不能不思进取浑浑噩噩。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唯有提前准备,拿下CPA才能指日可待。
1.如果这个孩子不打算以后朝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财会,金融机构(投行,券商,信托基金,保险),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审计署这些行业发展,走一条非金融财会的路线,可以不学。
2.如果这孩子以后想朝上述机构行业去发展,不学的话。没有这个敲门砖,怎么进得去。
其一,CPA作为财会第一证,是跨金融和会计两个行业的双向证书。
其二,CPA证书拿到,在事务所累计两年的工作经验,具有唯一审计签字权(注意:这是唯一的),考其他证书不具备呀。你去会计师事务所,没有证书,基本上不可能升上去,最近国际四大之一到德勤就爆出,如果一年内,没有考过,或者说CPA一科成绩都没有到,就直接被劝退。你说重要不重要,而四大是很多人削尖脑袋都想进的地方。
其四,如果不系统的学习,单纯的自己看书,没有章法可言,最后基本上都放弃,这就是为什么CPA每年缺考有60%左右,去年高达65%。
其五,CPA知识量多,知识点比较深,涉及经融学,管理学,法律学,财会学,专业考六科。如果不提前学,考试哪能通过呀,高考别人也是读高中学了三年(有些辅导,就是四年),才去考六科呀。注会一样,一般花两三年比较正常。
其六,CPA考出来,很多省会城市都有福利,如北京落户可以加分,上海满分120分落户,CPA可以直接帮他加到100分,广东珠江人才计划里面就有,CPA持证人,如果评为金融领军人物,可以领取一次性不超过100万补贴……
大学里面,如果现在不学习,等到大四找工作的时候,就是热锅上的蚂蚁了,在行业里面,有一家做CPA非常牛逼的机构——高顿财经。我的表妹17年,18年边工作,边在那边学习,2年考过六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