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很多媒体宣传称6月1号开始实施“一盔一带“”政策,导致头盔价格迅速疯长。刚看了下tb,最次的质量的价格在80左右,而稍微好点的质量已经在200+,300+了。

电动车戴头盔的初衷是好的,为了保护人民的安全这也没问题。毕竟45%-88%的头部伤害是可以通过带头盔而避免的,它可以使被撞击的头部相对缓慢的停止,而不戴头盔碰到撞击,往往会使大脑水肿造成出血。头盔光滑的半球性,也可以使冲击力分散并吸收冲击力,而它的变形、裂纹以及护垫,又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也能吸收一部分能量,的确能够保护人民的安全。
初衷没错,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是第一要务,但是好像在新闻发布的时候没有讲清楚,被各种媒体宣传后,引导成了现在这个局面。
现在这种头盔疯涨的现象绝对是不健康、不正确而且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可以归咎为通知表述不明确的情况下经媒体不当宣传导致的物价不平衡现象。头盔和口罩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口罩在现在是硬通货,而且短时间内无法提高产量,最重要的是消费者现在、立刻、马上就需要,不能等待,明天就得买!所以在供求关系瞬间且不可避免的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涨价其实是符合规律的。在疫情大环境下,普遍消费能力减弱,大多数人收入锐减,这种情况下因为政策实施导致的某种物品成为短期必需品,并造成物价飞涨的结果除了导致几个走运商家大发一笔之外没有任何的好处,而且加重了大多数人的消费压力。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说是通知表述不明确的前提下经不良媒体宣传导致的结果,头盔不是口罩,也没有发生什么紧急事件导致头盔必须立刻、马上就需要带上,过去十几年都忍过来了,通知下发后多等几个月并不是来不及,由于通知发布上没有说清楚,目前从下发的明确文件中没有找到文件说要从6月1日起实施。但很多媒体宣传称6月1日实施,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太多的人默认为6月1日就要开始实施,让头盔和口罩一样,被迫成为了一种短期内的必需品,成为了一种必须、立刻、马上要买到的必需品,你算算除去快递时间、因为购买人数较多导致的等货时间,你只能立马赶紧下单。

所以说,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修改政策开始实施的时间就可以。例如,将实施时间由6月1日更改为9月1日,将受影响人的准备时间扩大为4个月,你试试头盔价格还会涨吗
所以别着急骂,也别着急买,别盲目的被某些媒体给吓到,先看清楚自己省政府公布的具体实施时间为几月几日,再决定啥时候买,如果不是6月1日的话,先让子弹飞一会儿,省这个钱买点口罩不香吗?这些媒体我不知道为啥统一发布这么多消息说6月1日实行,是想炒头盔的人花钱买的新闻吗?另外提醒一下某些想以此发家的人, 头盔不是一条好路子,别囤,囤了大概率会哭,因为头盔不是口罩,一个通知更正一下或者声明一下日期你就凉了,不要让天台上多几个人。
从去年到今年,人们错过了三次发财的机会,去年上半年没养猪,赶上了猪肉涨价,下半年疫情来袭,又没屯上口罩,现在大家口罩还没摘呢,又赶上了头盔涨价。现在人们走在大街上,很少看到有人戴头盔,为何头盔会突然涨价呢?和疫情有关系吗?其实头盔的涨价,和疫情没多大关系。

为了进一步提升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和汽车驾乘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有效减少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所以公安局交管局部署,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各地区也都积极配合。

并且为了加强宣传引导,增强群众佩戴安全头盔、使用安全带的意识,所以交管局联合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推广“买电动自行车送头盔”和“买保险送头盔”模式,组织快递、外卖、网约车等重点行业示范引领。

头盔多用金属和玻璃钢制成,对保护头部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小汽车是导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车辆。

其中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死亡事故当中,约80%为颅脑损伤致死,在汽车交通事故当中,因为不系安全带而被甩出车外,所造成了死亡事故比比皆是,有关研究也表明,正确佩戴安全头盔以及规范使用安全带,能把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70%。

或许你觉得在路上风驰电掣很帅气,可是死神却也伴随你身边,在你一不小心的时候,就会伸出死亡的手;或者你觉得自己骑车、开车非常稳当,但却忽略了,不是所有人都和你一样,为了防止遇到事情自己被波及,骑车带好头盔,开车系好安全带,是重中之重。

行驶在路上,什么人都会遇见,不光是自己开的慢一点,就能完全没有问题,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不管去多远的地方,都一定要戴好头盔、系好安全带。虽然现在头盔开始涨价,但是买来是对自己的安全负责,我们都应该积极配合,真遇到问题,罚钱是小事,人身安全是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