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抗击疫情的李兰娟院士为我国防疫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受到了全国人民做称赞与尊重,这是无可厚非的。
首先,突如其来的非典病毒2020年在武汉肆虐,举国震惊,万民恐慌。而七十多岁的女院士李兰绢临危受命,亲临武汉,进言献策,为党和人民作出了果断决定,进行封城管控;同时迅速组建方仓医院,亲自坐诊救治。作为国家级的专家,又如此高的年龄,为了挽救生命,救死扶伤,防控衣在脸上束得皱纹深褶,红肿感染,真是震撼人心,感慨万千啊!历史的贡献永远不会磨灭,它必将载入史册,受万人敬仰。如此老人:真是仰不愧天,俯不怍人。
平凡之中铸伟大。随着疫情的肆虐,各地政府抗击疫情的方法进一步深入,防疫工作彼此起伏、迭荡更替,一波三折,这里刚取得有效控制,那里又开始爆发,再加上国际交流的大环境,国外的变异毒株也不断传入,举国都在惊颤中中抗击疫情。如此的大环境,让许多人更加迷茫,再加上各种流言蜚语的传播,各种自由媒体推波助澜,一犬吠声,百犬吠影,这个视频上说如何如何,那个微信说如此如此;同时各种专家倍出,鱼龙混杂,出于博眼球蹭流量,李院士今天说什么,张院士明天说什么,具体何如呢?让人摸不着头脑。但我相信,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专家只是在某一领域有特殊造诣的人,她是人,不是神,上帝也不是万能的。李院士在抗击病毒上是有研究的,也是举世公认的。抗击疫情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个两个人说了算得,它是集体讨论后作出的结论,仅凭她的一言,就能形成方案和决策,那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让人笑掉牙。(不作详细探讨)再者防疫是个世界级的新课题,所有人都在探索和研究中,不可能有什么照抄的方子,因此人们都要从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即使有过失,犯错误也是正常的,允许的,这才符合辨证法。
希望大家以冷静、客观的态度,从辨证、全方位的视觉看一个人,不要像墙头上的草随风倒,更不应人云亦云。
最后以毛泽东的一句话来奉劝大家。“劝君少骂秦始皇,焚书坑儒待商量。”
一夜之间“跌落神坛”的李兰娟院士,到底经历了什么?所谓的“跌落神坛”,是一些人对专家态度的改变。专家们本来就不是神,“跌落神坛”这一过程,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新冠疫情和做出反省。
一. 和新冠病毒的斗争是一场艰苦的战争,李兰娟等院士是抗疫斗争的领军人物。
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伯礼院士、张文宏医生,等等,他们或者是长期抗疫斗争的领军人物,或者是抗疫斗争的先锋人物。三年了,他们在整个抗疫斗争过程中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大家都应该感谢他们。

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张伯礼院士
二. 所谓的“跌落神坛”,是一些人对专家态度的改变。
专家还是专家,只是一些人对他们的态度改变了,就主要原因来说:
1. 疫情管控放开之后,部分人一时心理失衡了。
疫情管控放开之后,每个人都要直面新冠病毒,都要遭受新冠病毒感染之后的伤害,这时候,有部分人误把这样的伤害,或者心中的郁闷,转移到了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抗疫斗士身上,这显然是错误的。
疫情管控放开是一个必然的过程,我们终究要回归正常的生活。过去三年,新冠疫情带给我们的各种不利影响,犹在昨天。不同行业的冲击下,很多人收入减少,或者失去了工作,大家的生活质量下降了,再想想那些无法进行正常学习的孩子们,我们能耽误他们的健康和未来吗?

疫情影响下,很多人失去了工作
2. 专家们不是神,他们也是普通人。
之所以被大家捧为“神”,是因为他们在抗疫斗争过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是,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有七情六欲,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比如说,后来被证实错误的预判,只是有人觉得,他们不应该犯错误。
其二,新冠病毒是一个强大的敌人。
新冠病毒是过去百年人类遭遇的最强大的敌人,之前,它或许在人类世界的某个角落隐藏了很久。疫情爆发之后,我们,包括所有的专家们,都希望它尽快消失,但是,它不但没有很快消失,还遍及了世界,需要我们和它进行不断的斗争。
关于新冠病毒的溯源,到现在,我们还有不少不清楚的地方,也就是说,新冠病毒这个敌人,需要我们深入研究的地方,还有很多,专家们预判时,是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做出的,我们应该充分理解他们,包容他们。

李兰娟院士
3. 被西方势力所误导。
一些西方国家为了达到不良目的,会使用一切的卑劣手段破坏我们的团结和阻挠我们的发展,包括通过舆论等手段进行误导。和西方邪恶势力的斗争,比和新冠病毒的斗争还要长久,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良知,正确认识遇到的一切。
结束语:正确认知我们时代的英雄人物,要对他们多爱惜,不要让他们寒心!

钟南山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