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区在下作为三国发烧友一枚,从高一开始迷上网络小说,个人有非常喜欢历史,特别是三国时期的历史,《三国演义》无论是文言文版还是现代文版我都看了无数遍,第一次看三国类的网络小说,就彻底中毒了。高中三年几乎是各种三国小说陪伴了我三年,下面我就为大家推荐几部我个人认为值得一看的三国小说吧。

主公篇
《混在三国当军阀》
这部小说是我看过的最热血的小说,三国时代的黑暗和战争的残酷体现的淋漓尽致,没有哪部三国小说的主角能像这部一样,对敌人那么的心狠手辣,有很强的民族主义和男子主义。主角马跃本是黄巾小兵,几次战斗表现的有勇有谋,在黄巾起义失败后带领残余的八百流寇为了生存与天下为敌,一步一步走向辉煌。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马跃凭借狼一样的血性,和奸诈狡猾的作风与汉末枭雄斗智斗勇,一步一步历尽艰辛统一三国,作者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一将功成万骨枯。

看这本小说,我真的有种被作者带入三国时代的感觉,马跃带着八百流寇在各路官军的追杀下夹缝生存,以及后来被全天下诸侯联合讨伐,每一次主角大难临头都让我提心吊胆。我还记得贾诩病逝的时候,马跃那句:我记得你是中平二年跟的朕吧?瞬间让我热泪盈眶。不得不说,这部小说不光战场厮杀描写的生动,情感表达也渲染的非常出色,看完值得回味,非常推荐大家看看。也许古代就像作者描述的那样,是一个黑暗的时代,想生存下来,你就必须比别人更狠,对敌人不能仁慈,什么少一个对手在这个世界上未免会寂寞,纯属扯淡。

北地枪王张绣
这是一部更突显主角武艺的小说,主角张绣凭借自己过人的武艺,在讨董联盟是大放异彩,而后脱离董卓自立,开始争霸天下的爽文,如果你有当马背上皇帝征服天下的理想,这部小说就非常的适合你。主角没有太多的智慧体现,更多是凭借对历史先知的优势,加上自己高超的武艺,在战争中率先士卒、冲锋陷阵、斩将夺旗,最后击败了各路枭雄统一天下。
小说中非常经典的一幕是诸葛亮面对张绣大军压境,大开城门想用空城计退敌,庞统认为诸葛亮一生谨慎,用兵不敢冒险,城内一定有伏兵,而张绣却力排众议,坚持进攻,最后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主角很多时候发挥自己对历史先知的优势,作者在描写上的时机都把握的恰到好处,再加上出色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让读者完全不会对主角作弊产生阅读疲劳而反感。综合来说,这篇小说还是很不错的,值得推荐的一部小说。

最后的三国
如果你是一名蜀汉党,那这部小说你绝对不要错过。现在的三国小说大部分都是写三国时代前期和中期就把故事完结的,而这部《最后的三国》不一样,它的故事是从三国后期开始的,主角穿越到三国成为了安平王刘理的儿子刘胤,从零开始一步一步的经营着衰败的蜀汉,成功避免了邓艾偷袭成都,并一步一步成长,带兵走出祁山,攻取长安洛阳,吞并了魏国和吴国,完成了诸葛亮未完成的汉室中兴、天下一统的伟业,书写了自己的传奇。
这部小说不仅有战争情节和爱情情节,还有政治斗争和谍战部分,描写的都非常不错,每个部分故事情节梳理的非常清晰,让读者体会到了不一样的精彩三国。推荐有兴趣的书友可以看看,这是不会让你失望的一部优秀三国小说。

汉中王传
这部小说的主角刘征是刘氏皇族的成员,年轻的他被阴谋家朱符、刘备等人设计陷害,忘恩负义的刘备背叛了刘征,不仅逼死了刘征最爱的妻儿,也害的刘征掉下悬崖生死不明,身受重伤逃入终南山中。没有刘征的压制,原本趋于稳定的朝局和天下,因为刘征的死又按照历史的轨迹走向了诸侯争霸,战乱纷飞的混乱时代。刘征得终南高人所救,然而苏醒过来,已是数年之后。刘征发誓要报仇雪恨,便由此开始一段艰难的复仇之路。
这部小说极力避免传统的穿越套路,而是尽力符合时代背景,摒弃了传统的历史穿越小说的主角光环,反倒是以另一种汉末三国的视角,来对这段历史进行史诗话的解读,适合喜欢历史穿越而不喜欢YY的读者阅读。小说中据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根基,而不是一般历史穿越的无根有的胡说,对于诸多历史知识细节,都做了极为细致的考究,使得该书更贴近当时时代的背景。文中涉及的内容不乏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包括政治体制、社会民生、经济、农业等各方面的内容,这些作者都作了比较多的细心研究。小说中关于权谋、各势力之间的博弈较量之上写的比较符合逻辑,而且这部小说中情感方面有很多看了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情节,抛开烂尾不说,绝对是一部非常不错的佳作。

大汉帝国风云录
这本小说以“深入历史与跳出历史”的原则,描写了距今1800多年的错综复杂的历史进程和波澜壮阔的争霸战争。小说以豹子李弘以一介奴隶的身份救出鲜卑大帅,逃回大汉,由一个普通士卒开始,屡立奇功,成为将军,从而影响整个汉末历史为主要线索,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再现了东汉末年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和一群英雄人物改变天下命运的奋斗,揭示了历史运动的发展的规律。
历史,不是那么简单的就能青史留名的,也不会有简单的人物。现在大部分的三国小说都是以现代的眼光去写三国中的某些人物,例如何进就是智力为零看不清局面的废柴、董卓就是只知烧杀奸淫的大魔王、袁绍就是有人不会用的究级白痴、袁术就是脑子被驴踢了拿到玉玺就称帝的二百五、灵帝就是一个只知在宫内胡闹的蠢货的风气下,而作者选择了另外一条路,选择了一条具体描写汉末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风俗婚姻文化的路,选择了一条让历史人物有正常的智力正常的思维还原真正历史人物的路。没有人是永远的朋友永远的敌人,决定世间事的,只有身后门阀的立场、利益。
目前我还在追这部小说,喜欢的书友也可以去看看。
武将篇
三国之蜀汉儒将
这是我个人认为写的最好的武将类小说,有很多人说它烂尾,我却觉得它很符合历史规律,小说的结局应该算完美的。如果你喜欢看武将类型的三国小说,你绝对不能错过这部《蜀汉儒将》。
主角赵峰是刘备的早期成员,在刘备还是平原令的时候就跟随了刘备。后来慢慢开始展露锋芒,帮助刘备夺徐州,灭吕布,灭袁术,两次主张攻打东吴,打的孙权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后帮刘备平西川,夺汉中,子午谷奇谋困死司马懿,在天下快一统的时候,赵峰因为功高盖主遭到了刘备的猜忌,灭完司马懿后,原本劳苦功高,应该居庙堂之高、享富贵荣华的赵峰选择急流勇退,带着妻儿游历人间,其实这对一名武将来说,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谋士篇
三国之卧龙助理
我个人感觉这个小说的名字改成《篡汉》可能更合适,主角方正以诸葛亮助手的角色,随诸葛亮一起辅佐刘备,然后逐渐展露手脚,成为了刘备手下重要的谋士。屡出奇谋的方正,和诸葛亮庞统等人一起,帮助刘备完成了复兴汉室的伟业,而后期作者对刘汉朝堂上政治斗争的描写也是相当的出色,主角方正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选择发动政变夺取朝中大权,用自己的政治智慧斗赢了诸葛亮和庞统等人,走向了一条和司马懿相似的路线。

谍战类
风起陇西
看完这部小说,我才发现原来三国小说还能这么写的?鬼才马伯庸长篇力作,以三国时代为背景的间谍战争,这里面的诸葛亮简直就是情报大师,非常精彩,不亚于看精彩的谍战电影和电视剧,估计再过不久,会被改变成电视剧,这个作者我感觉有做编剧的潜质,写谍战剧本那是相当的适合。

以上就是我个人看过以后感觉还不错的三国类小说。当然,每个人的口味都不一样,喜爱的类型和风格也不一样,有些三国小说网上都说很好看,但我看了前五十章感觉一点都不吸引我,就像看神墓我怎么看怎么不感兴趣一样,所以这些只代表我个人的意见给大家推荐的,如果没有推荐到你觉得经典的三国小说千万别喷我哈,感谢感谢!
魏、蜀、吴三国鼎立期间,虽然兼并战争仍旧继续进行,但是,由于三国的统治者为了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势力,都比较重视在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安定。比起东汉末年那种无数军阀割据的纷乱局面来,相对地说要好得多。实际上三国鼎立是中国遭受十几年大破坏以后逐渐恢复统一的一个过渡阶段,三国的统治者在本国内所采取的某些政治、经济措施,如曹操的屯田和九品中正制的推行;蜀汉诸葛亮的“西和诸戎,南抚夷赵,外结孙权,内修政治”的策略;孙吴发展世家大族的统治政策等,客观上对全国的统一都起着有益的作用,正是这样对文学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三国鼎立时期战争三国的鼎立,也是三国间长期的、更复杂纷争的开始
在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很有代表的几部作品有:
曹操的《短歌行》的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作者希望有大量人才来为自己所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笔墨,同时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和他合作,一起来建功立业
曹丕的《典伦•伦文》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是曹丕所写的二十篇文章之一,按照"子"书的形式写成,是曹丕关于国家大事一系列的问题的论文总集。但是很可惜,这二十篇文章到现在大多已经失散,只剩下残章断简。而幸运的是,《论文》由于被南朝的萧统选入了《昭明文选》而得以完整保留下来,它冲击了汉代后期统治文坛的陈腐观念;总结了建安文学的新特点和新经验;开创了解盛极一时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之先例。
三国时期的文学作品这两部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值得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