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花十几元买了一个小东西,据说能测出湿巾、纸巾、婴儿服里含不含荧光剂。”家住省城敦化坊
的高丽告诉生活晨报记者,她从网上买了一个检测荧光剂“神器”:便携式紫光灯,不知道检测得准不准。
紫光灯能测出荧光剂吗?3月17日,生活晨报记者来到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化工室,检测这“神器”到底准不准。
◎记者调查
准妈妈买紫光灯来测婴儿服荧光剂
为了积累经验,待产的高丽经常泡妈妈论坛,3月初,她发现一些妈妈发帖说用紫光灯可以测试婴儿服里是否含荧光剂:对着婴儿服直接照射,如果衣服上的光是紫色,说明合格;若呈蓝色,就说明荧光剂超标。
事关小宝宝健康,高丽
第二天就花20元网购了一支紫光灯。拿到货后高丽迫不及待地把孩子穿的衣服照个遍,结果真有发蓝的。那这些发蓝的衣服,是不是真的含有荧光剂呢?
3月16日,记者在购物网站输入“紫光灯”后,出现了1.1万件商品,价格从几元钱到100多元不等。一款39.9元的紫光手电筒月销量达7707件。卖家直接放上测试护肤品的图片,有的则标明“荧光剂检测神器”、“女生专用,宝妈
专属”。
在买家评价中,除检测婴儿衣物外,还有买家晒出了检测护肤品、卫生巾等日常生活用品的照片。照片里,在紫光的照射下,这些用品上都呈现出一片蓝白色荧光。
◎记者实验
专业紫外仪与紫光灯照射结果有差别
买灯自测就万事大吉了吗?3月17日,记者带着准备好的紫光灯、纸巾、湿巾、卫生巾、白色A4纸以及宝宝口巾,来到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验第一组:
用紫光灯,在离物品20厘米的位置,对其进行垂直照射。
结果显示,宝宝口巾明显泛蓝,白色A4纸蓝紫相间,卫生巾、纸巾略微发蓝,湿巾仍为紫光。
实验第二组:
工作人员打开专业紫外仪,先照射宝宝口巾,原本亮白色的布面立刻呈现蓝色,并略微刺眼。“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荧光增白剂会自动现形,呈现出蓝色。颜色越深,说明荧光剂含量越多。”太原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化工室主任张英会向记者介绍了紫外仪的工作原理。张英会告诉记者,荧光剂可以吸收紫外线中肉眼看不到的成分,并把高能量的紫外线转化成蓝颜色的波长光,蓝颜色的光释放出来后和纸张的黄色混合,肉眼看到的就变成了白色。衣服里添加荧光剂除了能有同样的效果外,还可使彩色更鲜艳。 依次将纸巾、湿巾、卫生巾、白色A4纸用紫外仪照射,结果显示,除了白色A4纸明显泛蓝外,纸巾、湿巾以及卫生巾均无颜色变化。◎结果分析紫光灯测出来的蓝光不一定是荧光剂作怪 那么,用紫光灯检测荧光剂,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从检测结果看,对于荧光剂含量高的物品,紫光灯可以检测出来。”张英会表示,在紫光的照射下,如果卫生纸、卫生巾或布料上存在荧光剂,确实会出现一种荧光漫反射现象。但是,简易紫光灯观察到的蓝白色荧光,是否就是荧光漫反射现象还有待考究,而且紫色和蓝色的比较接近,很容易混淆,加上灯光质量或心理作用,有可能产生误判。“即使测出含有荧光剂也不用紧张。它只能定性是否含有荧光剂,不能判断是否有害。”张英会表示,荧光剂分为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与非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两种。只有可迁移性荧光增白剂能通过接触从物品转移到人体上,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不过它的毒性小,过量摄入才会造成健康隐患,而且国家有相关标准严格规定禁止在卫生纸、卫生巾等产品中添加。但是,要判断物品上的荧光剂是否属于可迁移性的,则必须要在专业的质检部门通过更进一步的实验才能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