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签订的固定期限合同还是无固定期限合同,用人单位都不可以随便解除劳动合同。所有随便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固定期限合同和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人,他们在权利和义务上面都是对等的,并不存在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人要比固定期限合同的人有优越性,他们只不过是劳动合同的期限不同而已。
如果一定要说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人,跟固定期限合同的人相比有什么优势的话,那可能就体现在公司在碰到不可抗力的情况(如破产、经营困难、经营方式调整、客观情况重大变化)要裁员的时候,会优先考虑保留无固定期限合同的人员,但这只是劳动合同法里面第四十一条里的一个提议,但也并没有强调一定要强制执行,企业最终决定是否裁员,需要裁员谁,还是根据企业最终的情况来决定。
从这一点来说,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要比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要“随便”一点的解除劳动合同。
实际上,不要以为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就能万事大吉,终身铁饭碗,用人单位想要裁员也还是能被裁员的。而且现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门槛也不高,在一家公司签订两次合同后到第三次就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了,很多人工作3、4年(第一次签1年,第二次签3年)就能是无固定期限合同了。
在企业来说,所谓的铁饭碗永远是自我的核心竞争力,跟劳动合同的期限是没有关系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虽然没有那么容易解除劳动合同,但要解除也是阻挡不了的。
我是春风HR,你身边的人力专家,了解更多人力资源和职场信息,欢迎关注本号。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者有违反劳动合同法39条的情形,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法40条也可以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其实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相比,只是没有约定确定的终止时间,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长期合同还是短期合同,要取决于每个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履行情况,并不能一概而论,遇到法律规定或双方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同样可以解除。
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七条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第三十九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你好: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一般劳动合同的解除赔偿是一样的。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022最新规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赔偿标准:
一、协商解除
补偿标准: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二、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或终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补偿标准:
参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