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的治疗知多少?
1.什么是咳嗽?
咳嗽是一项重要的反射也是呼吸道常见症状,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有助于清理气道,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偶尔咳嗽属于正常情况,但是有些情况,咳嗽是疾病的一个症状。
2.咳嗽分型
咳嗽可以根据病程长短分型,急性咳嗽通常长于三周,通常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引起,其他原因包括肺部疾病恶化、肺炎及肺栓塞。病程3-8周为亚急性咳嗽,病程大于8周为慢性咳嗽。
3.咳嗽的如何治疗?
引起咳嗽病因分为疾病因素及药物因素,疾病因素通常需要考虑原发疾病的影响,此外,咳嗽也有可能是药物治疗的并发症,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多数慢性咳嗽与感染无关,因此应避免滥用抗菌药物。
4.急性咳嗽的治疗
急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主要有普通感冒和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治疗:对症治疗为主。一般不推荐抗生素使用(尤其在感冒患者),除非出现黄浓痰的气管支气管炎感染症状后方可使用。推荐使用减充血剂、抗组胺药、解热镇痛药类、镇咳药物对症治疗。推荐由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减充血剂联合镇咳药物的复方制剂治疗伴有咳嗽的普通感冒。
5.亚急性与慢性咳嗽的治疗
咳嗽的分型不同,引起咳嗽的原因不同,因此治疗方案不同,根据疾病原因分为特异性治疗与非特异性治疗。
特异性治疗
Ø 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因呼吸道畸形引起的咳嗽,因过敏、血管舒缩性鼻炎、鼻咽炎及鼻窦炎引起。
治疗包括:鼻内糖皮质激素对大部分患者有效,其他可以使用口服抗组胺药物(氯苯那敏、溴苯那敏等)、口服减充血剂(伪麻黄碱)及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Ø 呼吸变异性哮喘:判断咳嗽是否因哮喘引起,结合患者病史,判断咳嗽是否能在哮喘治疗中获益缓解。
治疗包括: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及按需使用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Ø 非哮喘性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无气道高反应性,肺部通气功能正常,痰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相当百分数>2.5%
药物治疗:支气管扩张剂无效,吸入性激素为常规治疗,口服激素仅限于顽固疾病患者
Ø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咳嗽好发于夜间,进食后加剧,24h食管下段PH持续阳性
治疗:应包括生活方式改变,如减少刺激反流食物(脂溶性药物、酒精及巧克力)、饭后可适当运动、少食多餐。药物通常选择抑酸药物(中等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40mg qd)。
Ø ACEI药物性咳嗽:通常在开始治疗1周内发作,可延迟最长达6月。在使用该类药物患者中发生率为15%,在停止治疗后1-4日消退。
Ø 治疗:停用相关的ACEI药物,必要时可改用血管紧张素受体II拮抗剂
非特异性治疗:事实上,仅有极少部分患者时因为基础气道疾病或肺部实质病变导致的咳嗽,大部分为原因不明的慢性咳嗽,因此在特异性治疗无反应的患者时可采用特异性治疗。非特异性治疗中包括中枢性镇咳及外周性镇咳。
Ø 中枢性镇咳药
中枢性镇咳药是指作用于延髓咳嗽中枢的一个或多个位点而起到镇咳效果的药物,根据其是否具有成瘾性和麻醉作用又可分为依赖性和非依赖性镇咳药。 (1)依赖性镇咳药:①可待因:直接抑制延脑中枢,止咳作用强而迅速,同时亦具有镇痛和镇静作用,可用于病因不明、治疗效果不佳且剧烈干咳和刺激性咳嗽,起始剂量为30mg 每4-6小时1次,若低剂量效果不充分可增至60mg。使用中应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嗜睡和便秘 (2)非依赖性镇咳药:①右美沙芬: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的非阿片类镇咳药,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无镇痛和催眠作用,治疗剂量对呼吸中枢无抑制作用,亦无成瘾性。推荐使用含有右美沙芬的复方镇咳药物,对治疗成人慢性咳嗽有一定疗效(2A)。②喷托维林(pentoxyverine):作用强度为可待因的1/3,同时具有抗惊厥和解痉作用。青光眼及心功能不全者应慎用。③右啡烷(dextrophan):为右美沙芬的代谢产物,患者的耐受性更好,今后可能取代右美沙芬而用于临床治疗。
Ø 外周性镇咳药:
外周性镇咳药指与咳嗽反射弧上的咳嗽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及效应器部位受体结合产生镇咳效果的药物。
这类药物包括局部麻醉药和黏膜防护剂。 (1)苯丙哌林(benproperine):非麻醉性镇咳药,作用为可待因的2~4倍。可抑制外周传入神经,亦可抑制咳嗽中枢。(2)苯佐那酯(benzonatate):丁卡因衍生物,具有较强的局部麻醉作用,抑制咳嗽反射的传入神经。
因此对于咳嗽的治疗应分清是急性还是慢性,此外应注意原发疾病的治疗,对于不能确定咳嗽病因、没有特异性疗法或特异性疗法无效时,可以选择非特异性治疗,以中枢性镇咳中非依赖性药物为首选,如咳嗽仍继续,可选择加用苯佐那酯。
咳嗽是身体的保护性反应,咳嗽时能把呼吸道内的痰液和细菌、病毒排出体外,咳出痰液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咽炎、气管炎、肺炎、呼吸道过敏、肺部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都会引起或轻或重的咳嗽。过于频繁、剧烈的咳嗽会严重影响睡眠休息和日常生活工作,除按医生的建议口服药物外,也可以通过某些食物减轻咳嗽。
淡蜂蜜水
咳嗽时可以经常小口饮用淡蜂蜜水,能减轻咽部粘膜的红肿刺激症状,缓解咳嗽,这个方法适用于1岁以上的幼儿及成年人。由于吃蜂蜜有杆菌中毒的风险,一岁以下因感冒等疾病引起咳嗽的宝宝不能口服蜂蜜水,可以通过多次小口饮水,帮助宝宝缓解咳嗽症状。有人用蒸煮梨、川贝等食物或草药止咳,或者喝止咳糖浆等非处方止咳药,其实这些方法的止咳效果主要来源于里面的糖。如果不是医生的建议,不要给4岁以下的孩子吃任何止咳药。孩子4岁以上,咳嗽严重影响睡眠,医生也同意吃止咳药,家长只能选一种含右美沙芬的止咳药就可以。因为大多数非处方止咳药里都有这个成分,吃多种止咳药,容易造成该成分过量。6岁以上可以用止咳糖浆或硬糖。这也是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孩子越小,咳嗽就越是严重疾病的症状,如果是3个月以下的婴儿咳嗽要及早就医。
淡盐水
用淡盐水漱口也能减轻咽部粘膜红肿,有轻微止咳作用。如果孩子一岁以下或年龄太小不会漱口,就不要用这个方法。可以打开家里的淋浴器的热水,浴室充满蒸汽后,让小宝宝在热蒸汽的环境下玩10分钟左右,咳嗽症状也能缓解。
除蜂蜜水和淡盐水外,如果室内空气干燥,用加湿器加湿室内空气,湿度到40~50%也可以缓解咳嗽,湿度过大反而使房间滋生霉菌。还要经常开窗通风,家中不能有二手烟,如果室外有雾霾,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缓解咳嗽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