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油条并不一定需要泡打粉。
我自己炸油条的时候,一般用两种方式进行蓬松:一种是用泡打粉,另一种则是用酵母。
泡打粉是什么呢?其实是碳酸氢钠,也就是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之类的酸性物质组起来的粉末。小苏打在比较弱的酸性条件下,理论上是pH值低于5.6的时候,就会产生碳酸,而碳酸受热分解成二氧化碳与水,便产生了气体。由于高温条件下,这个过程不可逆,所以小苏打便会持续地转化为碳酸,直至二氧化碳,在面团中形成一个个气泡,从而变得蓬松。
(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泡打粉,其实对人体是没什么危害的,也是允许被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不过,传统的“泡打粉”,所用的酸性物质其实不是酒石酸系列,而是明矾。明矾学名叫水合硫酸铝钾,由于铝盐在溶于水之后会发生水解形成酸性,与小苏打结合时,便会形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按照现在的健康观点,铝元素过量摄入,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明矾油条也不被允许,但小贩小摊仍然难免。
自己做油条,还有另一个方法是用酵母,但是这个办法就是费力,需要不断地去试。泡打粉可以随时配到面里使用,但酵母则需要发酵起码一晚上,利用的是酵母将糖转化为二氧化碳和酒精的原理。这个过程,如果发过了,面就会酸,发的不够,面又太硬,所以掌握起来不是太容易,需要自己摸索。一般观察到面团的体积发到4倍左右大小的时候,就合适了。
酵母做出来的油条,其实有点像炸馒头片,因为酵母代谢的产物比较复杂,尤其是还能让一些多糖降解成寡糖或者单糖,所以香味会显得很浓郁。相对来说,小苏打直接膨胀出来的,有点像市面上常见的膨化食品,脆则脆矣,但味道并不丰富。当然,将两者结合起来使用,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是的没错。
1、面团一定要发酵好,发酵好的面团炸制起来才会蓬松。
2、油条胚不能太细太薄,不然油条即使充分膨胀了也无法形成大大的孔洞。
3、加入泡打粉可以让油条蓬松。
4、小苏打不等于泡打粉,也不等于酵母粉。小苏打是一种酸式盐,化学名字叫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后会生成碳酸钠,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碱,水,还有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是气体,能够使面团产生孔洞,这样油条就会变的有孔啦!
5、泡打粉也不等于酵母粉。泡打粉是一种蓬松剂,主要作用就是让油条变的更蓬松。外面有黑心店家用洗衣粉掺面粉炸油条,洗衣粉遇上水后搅一搅会有很多泡泡,混合在面团里面团就会因为泡泡的作用变蓬松。泡打粉的作用基本上也是这样,不过没洗衣服那么夸张,而且它是可以用在食品里的添加剂。
6、酵母粉就是可以让面团长大的东东。
7、我们在外面看卖油条的油条胚上面一般都会洒一层面粉,在家里制作的话完全不用这样,直接抹油就行。这样炸过油条的油里面杂质比较少,要是洒面粉的话,放到锅里炸制,油条胚表面的面粉多多少少会掉进锅里,等炸好油条了,锅底就是一层面粉了。
8、油条一定要至少充分发酵两次,醒一次。最后的油面团应该是柔软,润滑,延展性好,有点类似于做面包的面团。
9、给油条翻面的时候只能用筷子从油条胚的侧下面轻轻的拨过去,不能夹着油条翻身,那时候油条还没定型,夹油条的话油条很容易被夹了缩在一起没法蓬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