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谁更伟大,孟子是孔子的学生吗

2023-05-07 16:25 综合 0阅读 投稿:小编

孔子和孟子谁更伟大?先分析一下再说。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晚年从事文化典籍的整理,据说,曾删《诗》《书》,定《礼》《乐》,作《春秋》,晚而喜《易》。弟子三千人,知名者七十二人。将教育科目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设置礼、乐、射、御、书、数等课程。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强调“学”与“思”结合,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但他鄙视“学稼”“学圃”。孔子五十一岁之后,在老子的启迪下得“道”,所以他说“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里,所谓“道”,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哲学,其中主要是唯物辩证法。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在中国两千多年(除魏晋南北朝尊崇“三玄”即《易经》《道德经》《庄子》之学外)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看作是圣人。孟子(约前390~前305)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思孟学派代表人物。他一生以继承孔子学说为职志,推崇周朝的传统制度。在政治上主要主张实行“仁政”、“王道”,恢复井田制,分田制禄,使民有“恒产”,强调对民要有所重视,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肯定农业与手工业分工的必要性。但他对“天”“性”“气”及其相互关系的观点,是唯心主义。孟子获得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地位,著有《孟子》。

从上述可以看出:⑴孔子对教育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虽然他鄙视“学稼”“学圃”,不像孟子那样重民、重视农业和手工业,但他主张“有教无类”,这背后,就是对民众的重视和教育。⑵孔子整理了许多文化典籍,对后世有一定的研究和传承价值,而孟子没有。⑶孔子晚年得“道”,这对指导孔子一生的文化有重大的作用,而孟子思维上有唯心主义。⑷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而孟子只是儒家中的思孟学派代表人物,二者是源与流的关系,没有孔子就没有孟子。⑸孔子被称为圣人,而孟子仅被称为亚圣。有鉴于此,我认为孔子比孟子更伟大。

严正声明:

孟轲也配和孔子相提并论?题主没读《孟子》吧?垃圾书,秦始皇怎么没把这书烧了呢?如果《晏子春秋》都差点被焚,这《孟子》就更恶心了,我都在猜是不是李斯觉得好用留下来的。

朱熹的理学尤其推崇《孟子》,为什么?理学为什么到元朝才发扬光大?好奴役人民啊!好用来忽悠人民,稍微不想事的人就能被孟子带歪楼了。《孟子》书里大量的名实之争,名实之争一方面是定义范围问题一方面是讨论个人的实际行为能力和名气是否相符,这有什么好争的?集团价值观建立在资源利益的争夺上,个人价值观本位又在人生观,“有名者无实,实者无名”名实完全在个人追求就是个人的人生观上,个人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受世界观的影响呢!这种讨论是吃多了撑的。言不及意,好行小慧,有言者不必有德,孟轲全被孔子说中了。

孔子多高明啊!“仁”本真天性天赋,《论语》大量篇幅说“仁”,完了你自己想去,孔子在促进人们思考,孔子都在强调为学和自修。孟子在忽悠傻子,这样的人怎么配和圣人相提并论?

而且孔子是圣人之道求治大同,《论语》说的决策者思维把握的要点,这书你从二十章开始倒着读就明白孔子的高明之处了!圣人之道“老者怀之,少者安之,朋友信之”有益人类自性提升,圣人论的管理思维对所有决策层级都适用。你对比一下孟子书里写的啥吧?孟子好low ,“名者无实”列子此言不虚。

决策者思维和管理存在逐层链接,所以孔子一个劲强调“仁义礼智信”要求各级决策者提升自己的心性和思维能力。孟子觉得德高者君王礼让之,那王法是干什么的?德高是由谁定义的?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民乐而善者导之”,决策者的德教是价值观引导,德教并不是流俗!懂?差距在这。

“有恒产者有恒心”,这是在固化阶级矛盾。人类社会管理以社会资源均衡配置方案来取消剥削,决策者思维层次的问题圣人只是引导、因时为治。孟子,真小人也!照他这么说人类社会永远没有进步的余地,人类社会以合作管理取胜,如果各自为资源争夺“礼”的意义何在?

圣人之道论“礼”,礼的后面就是资源配置,决策者或者说国策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孟子来固定吗?孟子能干什么?你查查被孟子游说的几个国家,文治武备哪样行?诡辩愚民愚君,最后秦国一统时这几个国家不战而降,所以我在中华文明解读里说孟子是秦国的天然盟友。随便他在哪个国家就是害哪个国家,空谈误国。秦国重实干轻诡辩,这是商君变法的重点成果,孟轲这种人在秦国就混不下去。

还要说啥吗?鱼和熊掌?利义怎么不可得兼了?怎么行义就该无利、取利就是无义?换成现在的话说就是只谈情怀不谈工资的老板是耍流氓!圣人说“富贵而有道取之,吾执鞭可也”,人,生而有义。能把礼义对立说明孟轲本就是自私自利的小人,根本就不上决策者的思维层次。

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是诸子求治决策思维的绽放和应用大比拼时期,圣人之道完胜。商君是圣人之道的思维应用者,秦孝公是圣人之道的识货者,商君辅政将价值观贯彻入管理行为完成了大一统的行政奠基。商君是圣人的门人又再传弟子的拥趸者和管理思想实证者,就是说孔子逝世后一百五十年圣人之道才得到印证,当孔子在世时诸侯们根本理解不了孔子思想的意义。

还有,孔子的至圣先师是货真价实的,孔子思想利于人道。孔子开民智、兴平民教育,开平民预政的先河,并不是专为贵族服务的儒家。人道以社会管理的完备来完成人类所有个体天赋的发展提升,孔子不是儒家,是圣人之道。

孟子都在干什么?孟子也不自认儒家,只是大张师道,自比为诸侯师。嘿嘿听他话的诸侯都亡国了,事实胜于雄辩。还要我说什么吗?

题主,你说孔子和孟子是一回事吗?有什么可比性?

声明:壹生活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501492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