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和南方过年的风俗

2023-05-05 11:08 综合 0阅读 投稿:小编

,北方和南方,广义上说在我们国家都是很大的,北方有很多省,各地有很多过年的习俗,同理南方也一样。根据本人的体会略述一下,北方单指华北地区一带,因地处平原,北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偏少,自然灾害较少,世世代代居住地,搬迁少,是中国古代人集聚地,思想文化上接受儒家思想较多,影响很大,且世代相传,所以对于像过年这样的重要的节日讲究很多,我们哪个地方是年三十中午开始,家里的男丁们带香烛、纸钱去祖坟上跪下磕头把祖宗请回家去过年,请回家后就贡在家里堂屋中央,摆了很多贡品,家谱悬挂上方,祖宗进家后家里人不能大声喧哗,管好孩子,做饭不能拉风箱(声音太大,吓着祖宗),也只能烧芝麻杆一类好烧自燃的柴火,祖宗进家后每顿饭前男人先放鞭炮,家人端着饭先给祖宗吃饭(主要是烧纸磕头的祭拜形式),然后是给贡天王爷、地王爷、灶王爷等吃完毕后家里人才能吃饭,每顿饭都如此,一直到初二早晨送祖宗回坟墓为止。三十中午饭正式过年,下午孩子们都穿上新衣服,全家人围一起包饺子(当地风俗是年三十、初一两天不出门,不串门,因各家都贡了祖宗不能受惊吓),一家人聚集一堂相互总结一年来的收成情况,工作情况等及来年的打算等,吃了完饭后大人们要守岁,孩子们玩会就睡觉了(在没有电视前),没有其它活动。初一早晨天不亮就得起来,大人们把饺子煮熟后祭拜祖宗,而后叫孩子们起来吃,这顿饭讲究早,图来年好兆头,特别是老人,吃了饺子才能算过年,吃的饺子多说明身体健康,一家人吃完饺子后男人就开始拜年(磕头),先给辈分最大的拜(一般是爷爷奶奶),而后是爸爸妈妈,哥嫂,家里最长的不需拜,未出嫁的女孩子不拜,结婚了的女人要拜,家里拜完后男女分开,各去本族的伯伯家,叔叔家,堂爷爷,堂叔叔等去拜年,一般是根据血缘关系和辈分顺序挨家挨户去拜年,本族本院的拜完一般是天亮了,然后本族院的男人聚集一起向另外家族去拜年,以此类推,最后是每个生产队聚集,向另一个队靠拢,走到两队交汇处,俩队汇聚了数百人,整齐站好,人人笑脸面向对方,由各自队长大声高喊带头,统一向另一个队的老少爷们拜年,高声叫喊祝福拜年,全部跪下,双方整齐划一,场面十分壮观,然后燃放鞭炮,比赛谁的鞭炮最响,冲的最高,鞭炮声响彻天空,过年的气氛达到高潮,初一这天就是相互拜年,按辈分大小,不按年龄,辈分小的磕头多,辈分大的磕头少,通过磕头拜年,化解了以往矛盾,相互不在计较,大家和睦相处。初二早晨家里的男丁们早早起床,要送祖宗回坟墓,到了坟地祭拜仪式完成后再放鞭炮,至此过年结束,初二开始一般去亲戚家拜年了,一天跑很多亲戚家,一般十五前拜完。我觉得南方过年没这么多讲究,非常简单,上坟也有,乡下也可放鞭炮,主要是年三十吃一顿年饭,吃完后看电视打牌是主要活动了,不相互拜年,见面说句新年好就行了,平淡无味,没啥气氛。

西北年俗,赶大集吃饺子耍社火

秦玉龙/文

西北地区是中华农耕文化发祥地之一,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春节习俗。

北方和南方过年的风俗图1
赶集杀猪备年货

进入腊月,赶大集、杀猎、备年货是陇东农村最常见的情景。赶集不光是购买年货,还有许多年轻人在集市上相亲,所以集市上除了琳琅满目的年货,还有从全国各地回家过年的小伙、姑娘,煞是热闹。以前腊月二十前后,杀猪是陇东乡村一大盛景,许多人家会把养了一年的猪羊鸡鸭杀掉做各种硬菜。如今,已很少有农家杀猪了,多是在集市上买肉回家。

北方和南方过年的风俗图2
扫屋备礼穿新衣

过了腊月二十四,陇东城市乡村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擦拭各个器具物件,清洗窗帘被褥,洒扫庭院,整饬一新。大人小孩老人都会换上新装,收拾得利利索索,迎接新年。

北方和南方过年的风俗图3
春联门神贴窗花

年三十,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的两侧贴上春联,红底黑字,看上去稳重而喜庆。有买来的,也有亲自动手写的,街道上也有许多义务帮别人代写春联纳福的,贴门神是为了驱凶祈福,多数以秦琼、敬德的形象为主。以前乡村有的人家媳妇心灵手巧,会剪出各式各样的窗花贴在窗户上,喜庆又吉祥。

北方和南方过年的风俗图4
年夜饭后齐拜年

俗话说:“打一千,骂一万,三十晚上吃顿饭。”除夕饭除了丰盛的年货外,少不了有团圆之意的饺子。吃完年夜饭后,晚辈们会向长辈拜年表达感恩,长辈会向晚辈分发红包。以前红包多为五毛、一块、十块,如今红包以一百、五百、一千居多。之后为了表达对新年时光的珍惜,年轻人会熬夜守岁。大年初一一大早,长辈会带着晚辈去同宗互相拜年。

北方和南方过年的风俗图5
鞭炮烟花迎新春

除夕之夜和大年初一清晨都兴放炮,到了凌晨家家户户噼里啪啦此起彼伏,震耳欲聋的炮竹声响彻大地,达到高潮。对于过去的小孩而言,过年之时都是要亲手燃放炮仗的,也会跑到别人家里去看烟花,每当鞭炮齐鸣,烟花飞舞的时候,人们的情绪会全部释放出来。如今,城市禁止燃放鞭炮烟花,节日的氛围也少了许多,感觉过年有些沉寂无聊。

北方和南方过年的风俗图6
初一早上吃长面

平凉、庆阳人喜吃面,过年吃长面也是一大习俗。“下到锅里莲花转,挑上筷子一条线,走过七州与八县,没吃过这么好的面。”过去凡是招待亲朋,女主人都会端上柔嫩劲道,汤香扑鼻的手工长面。逢年过节又有了新的寓意,大年初一美美的吃上这么一碗,预示着新年多福多寿。

北方和南方过年的风俗图7
走亲访友拉家常

初三起,就开始到亲戚家拜年了,一方面是看望亲人,送上祝福,一方面是互唠家常,拉近关系。拜年时,小辈可以收到好多压岁钱,这是小时候很期待的事情。如今,小孩子都兴在手机上抢红包,大人也在手机上发红包,压岁钱已变成了回忆。

北方和南方过年的风俗图8
社火花灯踩高跷

陇东社火闻名西北,庄浪高抬更是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耍社火、看社火是春节至元宵节最吸引人的保留节目。舞狮、舞龙、旱船、高跷、高抬、害婆娘、春官诗……百看不厌,百耍不烦。如今,城市出于安全考量,禁止社火入城,乡村年轻人少了,没人扮社火耍社火,导致年味越来越淡,过年越来越没意思。

北方和南方过年的风俗图9
燎疳游街祛病灾

以前正月十五元宵节,看社火、闹花灯热闹又喜庆。这几年不再让社火集中表演,花灯也变成了宣传标语,很少有人去凑热闹了。十六曰游百病,人们绕城游玩,把疾病霉运全丢在了身后。到了正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燎疳,夜幕降临的时候,几乎家家点燃篝火,年轻人跨火堆,老人小孩围着火堆燎疳,燎去了病灾和晦气,健康平安迎新春。至此,持续了一月的春节落下了帷幕。

声明:壹生活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501492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