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有的学生认为考试早就结束了,分数也出来了,试卷分析也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凡是有这种思想的人说明根本没有明白试卷分析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科学的学习方法很重,常被人称之为点金术,通往成功的桥梁!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多种,而试卷分析就是其中一种,通过它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然后根据薄弱环节去努力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试卷分析可以找出薄弱点。试卷是对学生一段时间以来的检测,学生每天那么忙碌,似乎总有写不完的作业,到底学得怎么样呢?做做试卷就知道了,它是试金石。试卷结果出来,错哪里了,问什么错,自己能看懂那还好,如果看不懂就需要老师引导了。错了还不知道错哪了,或者知道错哪里了,但是不知道怎么修改,凡是这样的错题,这样的知识点就是自己没有学会的。这样就把没听懂的知识点给“揪”出来了。根据老师的讲解明白了,会做了,再见到类似的题就迎刃而解了!
试卷分析可以使知识点更丰满。在工作中,经常会听到老师说:“有经验的老师讲一张试卷能讲出十张试卷的效果!”的确如此,比如小学语文试卷经常考用上一定的修辞手法改写句子。例句:太阳出来了。把它改成比喻句。老师评讲试卷会在讲改成比喻句之后,还会引导学生:“同学们,如果把它改成拟人句你们会吗?试试看。”以后老师会可以追问:“改成夸张句会吗?”……这样以来,用修辞手法把句子改写的各种类型都练习了!看看,这不是一举多得吗?再比如在评讲小说《穷人》阅读试卷时,当讲到开头的恶劣的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老师在分析完之后,可以拓展到当环境描写的句子在中间,在最后,作用是怎么样的,这样环境描写的作用的知识点就会在学生心中丰满起来!以后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小说阅读,都会迎刃而解,轻松面对。那些只知道门头刷题,不知道总结的学生不会举一反三,到头来会做的还是会做的,不会做的还是一如既往地不会做,效果就是事倍功半了!
有经验的老师会把一张薄薄的试卷讲厚,也可以把厚厚的一叠试卷讲薄,所以老师在评讲试卷时,一定要认真听,这是科学的学习方法。
最后我想说试卷分析可以找差异,比较优劣,扬长补短。有一位全国高考理科状元这样说过:“我听课的目的,就是把自己的思维与老师思维做比较,找出差距,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这句话不仅说得好,还是一个不错的学习方法。试卷错了自己考试时怎么思考的,为什么错了,自己做对了,和老师的思路一样吗?如果不一样,谁的方法好一些,比较有异同,比较有优劣,找出最好的方法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所以试卷分析很重要!它是我们通往成功彼岸的法宝!

试卷分析真的很重要,因为试卷一般都是对学生近期学习的考查,一套试卷做下来,就会暴露很多问题,这个时候认真分析试卷就非常有必要。
比如,一道题做错,是基础知识没有理解清楚,还是答题技巧没有掌握牢固?是没有认真审题,还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一 分析试卷可以发现知识的漏洞
比如,“英宗”属谥号,不仅对皇帝一生的作为给予了评价,而且表明这不是开国皇帝。
这个题目是错误的。题目里的“英宗”是庙号,不是谥号。
学生做错,就是因为没有弄清楚庙号和谥号。这就是知识的漏洞。把“庙号”和“谥号”两个概念弄清楚就可以了。
二 分析试卷可以发现答题的漏洞
有些题目,学生看似都解答到了相关的要点,可就是得不到高分。这就是答题的漏洞。答题缺乏条理,不够规范。
比如,唐庚《春日郊外》赏析这首诗颈联。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一句
1.运用比喻手法,把“莺语”比作“人语”,把“草香”比作“药香”。
2.写出了莺语动听、草香浓郁的特点。
3.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 分析试卷可以发现学习态度的问题
常常有这样一个现象:理科班的很多男生总成绩年级排名靠前,可就是语文成绩严重落后。
我经常对学生说:语文学不好,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态度的问题。只要端正了学习态度,重视语文的学习,行动上跟老师保持一致,语文成绩很容易提升。
全班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答不到“谐音双关”,而班级一号赫然在列。
我就提醒他说:“这是你的学习态度的问题。你不重视语文学习,语文课堂效率太低。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对的题目,你却做错了。你不该好好反省一下?老师希望语文也能够成为你的强科,强强联合,才能位列年级前茅。”
一语惊醒梦中人,这位同学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慢慢改变了学习语文的态度,语文成绩也慢慢提高了。
当然,分析试卷也可以总结学生成功的经验,并且可以让学生继续将经验发扬光大。我在帮学生分析试卷的时候常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或者是多多给予鼓励,给学生以信心和力量;或者是稍微打压,防止学生骄傲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