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很高兴和你商讨,因为我不在现场实地观察,说的仅供参考:
一、首先了解PH值高的大致原因,即PH值高于8.8时,称为过高。
1.过多使用生石灰,会导致PH值高。
2.肥水池塘,在晴天光照强烈时,藻类光合作用大量消耗二氧化碳,导致PH值升高。3.水中的二氧化碳大量逸散到空气中,也会导致PH值高。
二、再建议降低处理方法
1.清塘时不要使用生石灰,而应用漂白粉。
2.对于藻相引起的PH值偏高,可每亩水深一米用“蓝藻速灭”100g或“苔藻净”150g,晴天中午在下风口局部泼洒。
3.PH高于8.8时,每亩水深一米用“复合乳酸菌”200ml加“果酸解毒灵”500ml全池泼洒。
4.定期使用“磁性水质改良剂”或“速效改水王”,每亩水深一米用量分别为1kg。
5.改善池塘环境,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方法对池塘施肥,并经常加注新水。
6.泼洒“降碱灵”,每亩水深一米使用量为200-250g。
水质Ph值对养殖品种和水体的稳定起着相当大的影响,最主要的是由水中游离的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决定。
养殖水体Ph值的日变化规律是: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到下午4:30-5:30左右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日常变化幅度是1-2,若超出此范围,则此水体有异常情况。
导致水体Ph值过高的主要原因有:养殖中后期投饲量多、二氧化碳大量消耗、排泄物增多、藻类大量繁殖等因素。另水体总碱度(氢氧根、碳酸盐、重碳酸盐、磷酸盐、硅酸盐、亚硫酸盐和氮等)不足PH昼夜变化相对越大,容易使鱼虾产生应激、PH过高则会腐蚀鳃组织及皮肤,引起鱼虾大批死亡。此外,碱性水体中,大量的Nh4+会转化成有毒的Nh3。
【建议方案】降碱解毒开胃酸(主要成为分为乳酸菌)500g/包用一亩,EM500ml/瓶,用3亩加混合红糖每亩2斤。
【分析】这是典型的投饲量多、排泄物多的池塘,应选用EM菌、益生素调节水质。


除此以外,也有大量氨氮积累、因藻类大量繁殖导致的Ph居高不下的处理方法,小鱼就不在此多赘述。多关注鱼塘Ph指数,减少不稳定因素,如突然增加饲料量,注重日常调水,稳定Ph,祝您的鱼儿长得快,饵料系数低,卖的好!
在河蟹养殖池中,过高的pH值会使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和腐败菌的分解作用受抑制,有机物分解率减慢,物质循环过程变慢,使细菌、藻类,浮游生物的繁殖受到影响,严重时会引起浮游动植物死亡,使水体缺氧,致使河蟹死亡。
笔者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经验,面对这类情况建议养殖户采取如下解决措施:
1、由水草过多引起的pH值过高:
①、建议采取捞除蟹池内过多的水草,使水草覆盖率40%左右;
②、适量换水,先排后灌,每天换水五分之一左右,连换3天-5天;
③、使用水质调节剂,降低池水pH值,再使用增氧型底改,连用2-3次,可降低pH值1.0-1.5;另外可使用磷酸二氢钙每亩每米水深用2-3 kg,或者腐殖酸钠等调节。用药时必须注意:一次用药量不宜过大,使pH值缓慢下降,过快会导致应激反应;
2、由蓝藻、青苔等藻类引起的pH值过高:
①进排水系统分开的塘可以采取排放上层水,放入外界低pH值的含丰富有益藻种的水,换水后及时肥水;
②蓝藻特别多时,采取开启增氧机后在下风处局部泼洒二氧化氯等溶液杀藻的方法,6小时后用腐殖酸钠解毒。在pH值稳定后,及时添加优质外源水或商品藻种,再适量使用生物肥,保证水质肥、活、嫩、爽。
③合理肥水,必要时添加商品藻种,确保水体藻相平衡,防止蓝藻暴发;也可同时施用EM菌等,平衡水体生态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