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答本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懂乙肝是什么?
03年有学者报道:乙肝是一个危害全球健康的问题,全世界有3.5亿慢性携带者,最高可达25%死于乙肝或其相关并发症,每年约有一百万人死于HBV感染,是全球范围内第9位死因
乙肝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是一种传染病),传染源是乙型肝炎患者和乙型肝炎携带者(患者是有症状了,携带者是还没有症状),传播途径是母婴、输血、破损的皮肤黏膜及性接触传播。
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检测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者有乙肝临床表现的人。(这类是有临床表现的)
乙肝携带者: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临床症状,血液查肝功能相关酶正常,且组织学检查正常。
所以得了乙肝的人分为有症状的和无症状的两类。
首先是携带者:上述定义已经说了携带者是无临床症状的,只有病毒检测是阳性这个指标,而肝功能和肝的形态是正常的(大部分乙肝均是以携带者的状态存在)。
乙肝患者的临床症状
1、全身表现:乏力,易疲劳,常伴低热。(毕竟是感染源性的)
2、消化道表现:肝是消化器官,肝炎时,肝功能异常,胆汁分泌减少,食欲不振,厌油等不适
3、黄疸:肝损害严重时,胆红素的代谢紊乱,血液中胆红素增高,尿液颜色变黄,是黄疸早期的表现。如果血中胆红素继续增加会造成皮肤眼睛的黄染,另外胆红素沉积于皮下会引起皮肤瘙痒。
4、肝区疼痛:肝脏在右上腹,一般是隐隐作痛,特异性不高,需要与胆道疾病还有胃肠疾病相鉴别
5、肝脾肿大:由于感染性炎症破坏肝细胞,造成肝硬化,待肝硬化严重时,可造成门静脉高压,造成脾脏的淤血肿大。
6、肝外的表现: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称为肝病面容,手掌大、小鱼际肌部显著充血,称为肝掌,扩张的形如蜘蛛的毛细血管团称蜘蛛痣。
慢性乙肝炎症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结缔组织病理性增生形成纤维化,伴有肝小叶结构的破坏成为肝硬化,肝硬化易发展成肝癌。
如果已经有慢性肝炎的症状一定要去接受规范治疗。并且要有耐心,因为这个治疗时间是比较长的。
乙肝是由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产生的以肝脏损伤为主的一种传染病。在我国慢性乙肝患者很多。人患有乙肝后,主要表现大同小异,但是每个乙肝患者肝脏损伤的程度不同,其表现也有一定的差异。
消化道症状
主要是食欲不振,厌油,严重者可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不适。
肝炎属于消化系统疾病,肝脏的功能很多,其中就有消化功能。当肝脏受损时,消化功能下降,胆汁的分泌合成受到影响,从而出现上述的消化道症状。

恶心
乏力、懒动
乏力、懒动是乙肝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原因是人患有乙肝后,饮食不佳,营养不足导致。轻型患者表现不明显,但病情严重者,患者可极度乏力,卧床不起。

乏力
尿黄
大部分乙肝病人在病情活动时都伴有尿黄。由于肝脏是胆红素代谢、分泌、合成的重要器官,肝脏受损胆红素分泌、代谢异常,人体内的胆红素升高,随小便排出体外,所以外观尿呈黄色。这种尿黄明显,常被形容为似浓茶样,气味较大,24小时都黄染明显,随着肝脏的好转会逐渐减轻。

尿黄
鼻衄、牙龈出血
多见于重型乙肝及晚期乙肝肝硬化(医学上称之为失代偿期肝硬化)者。人体内的大部分凝血因子是在肝脏内合成,重型乙肝者的肝细胞大量坏死,凝血因子合成功能下降明显,人的凝血功能下降,常常表现为鼻粘膜出血及牙龈出血。肝硬化病人除上述原因外,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脾大,出现脾功能亢进,人体血液中的血小板减少。而血小板具有凝血功能,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下降,这是鼻衄及牙龈出血的另一个原因,而且出血不易止住。另外还可表现皮肤瘀点、瘀斑。

鼻衄
肝昏迷
肝昏迷是重型乙肝与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相对多见的一个症状。早期可能出现行为异常,如言语增多,双手无目的乱动,有的把鞋子当尿壶等,有的计算力下降、性格改变,晚期昏迷加深,不言不语,甚至对家人的呼唤声都无反应。
肝昏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肝功能严重下降,体内毒素增加,如血氨升高,另外支链氨基酸降低,芳香氨基酸升高等等。
肝昏迷是肝功能衰竭的表现。

肝昏迷
其它症状
对于病情严重的乙肝,还可出血腹水、胸水、下肢浮肿、消瘦等等。出现的原因是肝脏的合成功能下降,出现低白蛋白血症,血液中的水份外渗,门静脉高压,静脉血渗漏到组织中。
乙肝病人的症状相对较多,而病情的轻重程度不同,症状有所差异。有的症状不具有特异性,有的症状是乙肝的特征。因此,对于乙肝我们应全面分析,做出合理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