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上海居民快被垃圾分类逼疯,其实,上海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理念头脑里是非常拎得清和轧苗头的!因为这是今后社会生活发展的时势。“步入垃圾分类的新时代”,经历过“分类阵痛”的上海小区居民都清醒感觉到:万事开头难,但只要坚持一下,黎明的曙光不会迟到。
(一)上海居民开始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
早在4月15日上海发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指引》,这是上海垃圾分类最权威的文件。在微信的《上海发布》上也有垃圾分类的查询。
1、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标识有四种颜色:红色(有害垃圾),蓝色(可回收垃圾),棕色(湿垃圾),黑色(干垃圾)
2、所有垃圾都将分为四类:
有害垃圾
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和生活废弃物。
可回收垃圾
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
湿垃圾
即[易腐垃圾,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果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物质生活废弃物。
干垃圾
即[其他垃圾],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强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废弃物。
通过学习垃圾分类后知识,垃圾分类是有窍门的,只要记住[湿垃圾=易腐及厨余垃圾],[干垃圾=其他垃圾]干垃圾里面包括餐巾纸、卫生间用纸、尿布湿、狗尿垫、污损纸张等。虽然是纸,但是并不是废纸张,因为它们不可循环利用,不可回收,烟蒂也是干垃圾。
鸡、鸭、鱼、蛋壳、鱼骨头和碎骨头,都属于湿垃圾。
但啃干净的大骨头,以及硬贝壳、椰子壳、榴莲壳、甘蔗皮、榴莲核、菠萝蜜核等,都属于干垃圾。
(二)在我家里,就在餐桌的玻璃板下压着一张垃圾分类的指引图,每当倒垃圾的时间,再仔细对照一下。随着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施行,《上海发布》查询量猛增,市民关注和实践垃圾分类的热度激增。俗话说:万事不怕难,坚决反对懒,只要肯努力,垃圾分类并不难…!

垃圾分类之我见:
政府出资批量购买家庭垃圾处理器,以低于出厂价(批量购的原因)卖给全市家庭。垃圾处理器可把除可回收,有害垃圾的其它全部打成细粉状,政府再以较高价回收这些处理好的粉状垃圾直到返回垃圾处理器全部价格。然后用平价回收粉装垃圾。这些垃圾直接可用于绿色有机农业,以减少化肥污染。也明显减轻城市垃圾填埋压力。同时带动垃圾处理器行业,促进内需消费。最重要是市民实现有价出售绿色,垃圾,自觉性会很高。一举几得。政策指定者,何必搞个定时定点的劳民伤神垃圾分类呢?学别人不如自已创新个科技含量高,理念先进上海特色的垃圾处理方法。真是有点愚笨!
拉圾分类利国利民,但于其强制推进,为何不换一种全民乐意投入的方法呢?但愿能看到深圳,广州,北京,重庆,成都……有一个城市采取更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