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立案难怎么办,行政诉讼立案难的解决办法

2023-06-06 10:37 综合 0阅读 投稿:小编

对于当事人提起的行政诉讼,人民法院拒不立案,可以要求法院出具不予立案书面裁定。不服不予立案裁定的可以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五十二条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审理,也可以指定其他下级人民法院立案、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八十八条

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立案难,特别是行政诉讼立案难,长期以来是社会关切的重点。

立案难,是一种社会焦虑。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司法资源极其有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打官司的人越来越多。大量的纠纷涌向法院,各类案件呈几何倍数增长。

司法资源的有限性和案件量的激剧增长,导致法院高负荷运转。

诉前调解,预立案等举措,试图让部份案件分流,减轻法院压力。

对于迫切希望立马解决问题的普通百姓而言,他们不知道也不会管这些,他们只知道法院是依法办事的地方,法律规定登记立案,起诉材料拿到法院,就得立即受理,在规定期限内必须立案。而诉前调解,预立案举措的推出,使得案件在法律规定期限内可能不能立案,由此,老百姓产生预期落差,内心认为立案难。

另外,有些基层法院对案件立案审查较严,不光审查材料是否齐备,还要审查起诉主体是否适格,请求是否明确,有无管辖权,法律关系是否厘清,诉状是否规范。对于行政案件审查更加严格。复杂的法律关系,繁多的材料,立案程序的繁琐。夲已身心疲惫,因为这些原因心里更加焦虑:立案真难,真累。

怎么办?

打官司前,做好长期战斗的心理准备。要知道打官司要花费很长的时间,短则数月,多则一年半载,不要想立竿见影,急于求成。

诉前多做功课,权衡利痹,期许不要太高,做好最坏打算,减少心理预期。诉讼有风险,官司须谨慎。

材料准备齐备,起诉状,身份证,营业执照,证据材料等起诉材料最好列明清单,裝订成册,减少立案人员审查整理时间。免得因为材料不齐备,一趟,两趟来回跑。

法院接收起诉材料后,坚持要接收人出具接收材料收据,注明接收材料时间。只要规定的立案期限一到未能立案,立即凭接收材料到法院了解询问未能如期立案的原因。如法院立案人员不予答复式或理由不合法,可向法院纪检室投诉,也可要求法院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依法提起上诉,从而解决立案。

声明:壹生活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5014927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