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散户,工作之余拿点闲钱炒炒股,还是离壳资源远一点吧。
1、借壳上市有失败几率的
借壳上市需要收购壳资源,价格谈不拢等很多因素会导致借壳上市失败,一旦失败股票可能会暴跌,估计 散户得到消息后庄家已经撤退留下个大坑。
2、信息源的准确性
除非有交易相关负责人的直接消息来源,否则道听途说的信息源很有可能是假消息,一旦听信就可能当接 盘侠;那如果真的有内部消息,就可能涉及内幕交易的,根据《证券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非法获取内 幕信息的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于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3 万元的,处于3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的罚款;而且还可能有牢狱之灾。
3、信息源获取的时间差
作为散户,确定消息准确的时候,股票估计已经出现大幅的上涨了,买到的股票价格已经偏高了,造成股 票成本偏高而潜在收益不高,风险收益不成正比。
股市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以其天天到处打探消息,还不如认真炒炒自己了解的股票,可以减少大量的机 会成本,收益也会比较可观。
先和大家谈一下壳资源这个概念,壳资源往往代表着二级市场那些仍在运营,但是经营业绩亏损,将面临退市的一些 企业,这类企业往往存在的最后价值,就是被其他没有通过IPO上市的企业并购重组收购,完成壳资源的剩余价值兑换。创业板的壳资源股在2019年5月20日之前是不允许并购重组的,意味着仅仅只是一个壳状态,并没有任何价值,但管理层修改了创业板壳资源并购重组新规之后,该板块的壳资源恢复了生机,也迎来了阶段性的炒作。
1、站在市场的角度分析
创业板壳资源的松绑,有利于优化IPO上市结构,也有利于市场退市制度的完善,很多僵尸企业能够通过股权转让的方 式退市市场,让更多优质企业来更替A股血液,有利于市场结构性的调整,符合管理层导向,也能够促进A股市场逐步 成熟化。
2、站在投资者的角度分析
创业板壳资源的投资充满了不确定性,首先是消息面的不对称,散户投资者往往没有消息面的优势,到底哪家企业有可能被借壳上市,基本上只能靠猜测,意味着投机性极强,但是壳资源往往都是绩差股,都是业绩亏损,面临退市,现在A股市场是有良性的退市制度的,如果运气不好,所买的壳资源无人借壳,被退市了,那就得不偿失。话又说回来,如果本来就是投机,为何不选择A股企业业绩好,趋势好的品种介入呢?
简单的总结就是,不希望投资者盲目参与,创业板壳资源的炒作预期不会太强,管理层直接明文强调松绑,并不意外的可以大肆炒作,短期消息面刺激过后创业板壳资源基本上投资价值不大,更多的应该是服务IPO未上市成功的企业,给这些企业提供新渠道,而普通投资者应该多去学习价值投资,趋势投资,只有增强自己学识和经验,才是在A股市场生存下去的制胜法宝!


首先,支持上市公司依托并购重组实现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这条明显是在向科创板进一步靠拢,“净利润”指标在科创板要求不高。这说明,证监会有意把创业板打造成深交所的“科创板”,但不能一步到位,只有慢慢先来。
其次,是拟将“累计首次原则”的计算期间进一步缩短至36个月,引导收购人及其关联人控制公司后加快注入优质资产。“累计首次原则”由以前的60个月缩短至36个月,说明在速度上也进一步向科创板靠拢。
第三,是促进创业板公司不断转型升级,拟支持符合国家战略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资产在创业板重组上市。这更加明确创业板未来的定位: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与现在的科创板类似。
第四,是拟恢复重组上市配套融资,多渠道支持上市公司置入资产改善现金流、发挥协同效应,引导社会资金向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企业集聚。这一点仍然有一个重点词:高科技企业。即使重组仍然定位在高科技企业。
综合以上四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未来创业板的定位会逐渐向科创板靠拢(如果科创板实验成功的话),不排除在未来某一天也采取注册制,如果在科创板和创业板实验成功的话,主板也会逐渐转型升级,从而完成资本市场由表及里的深化改革。这对于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