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几百年带来的惯性。
当清兵入关,剃头!慢一步的被割头。
民国来了,剪辫!慢一步的被FAN革命。
……多说无益……
所以,最少近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几代人的生存经验的精华就是必须随大流。只要大家都疯狂去干的事情,自己必须砸锅卖铁去跟着干,不然“轮不到了”。
于是:
一窝蜂囤醋,一窝蜂囤盐,一窝蜂囤米,一窝蜂囤房……
无他,唯惯性耳,不跟风,要么穷要么挂。
其次,近二十年之怪现状。
卖房创业者,九成九成了笑柄。如果竟然还没有妻离子散,说明产品利润很好,或许此人能力超强,但是要赎回之前的房子基本不可能。
史上最成功的营销策划,导致农村的丈母娘除了要彩礼以外还要车(汽车营销),不但要车还要房(地产中介),到了今天有了一则笑话:
日本的女人结婚,不要车不要房,要个好男人。
俄罗斯的女人结婚,不要车不要房,但一定要是男人。
中国女人结婚,又要车又要房,不在意是不是人。
再加上学位房、地铁口……的补刀,房子不就是“人生的意义”了吗?
结论。
前辈的言传身教,现实的各种情况,都能决定中国人敢于把全部的身家放在房子上,三几个月吃冷开水泡饭在所不惜,理所应当。
按照目前这种情况,国家确实需要房价软着路。但是不能低估了三四代人“基因”的力量,还不能低估实体经济的困境,更不能低估丈母娘的欲望,甚至学位、地铁等因素是不是能破解,这是个大工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