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天尊乃三清之一,他和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共同组成了《西游记》中地位最高的神仙组合:三清。三清在西游记中是至高无上的,像什么玉皇大帝、如来佛祖等都是他们的晚辈后学而已。
仅就《西游记》而言灵宝天尊在三清内部的排序甚至要比太上老君要高,在三清内部元始天尊排名第一,稳居C位,灵宝天尊坐在元始天尊左侧排名第二;道祖、开天辟地之祖太上老君坐在元始天尊右侧,排在第三位。

当然,三清的这个排位并不是以能耐大小和资历作为依据,如果论能耐和资历的话太上老君才是真正的三清头牌。太上老君之所以排在第三主要是跟他与世无争的性情有关,太上老君主张无为清静,不在乎什么名次排位之类的虚名,也可以视为太上老君把第一第二的位置让出去了。
至于为什么元始天尊排第一,灵宝天尊排第二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元始天尊是灵宝天尊的二师兄,大师兄就是太上老君;第二个原因就是灵宝天尊是元始天尊手下败将。没错,三清其实是师出同门的亲师兄弟,至于灵宝天尊是元始天尊手下败将一说需要从西游世界倒退到一千多年前的商周封神大战时期。

封神大战期间元始天尊是阐教教主,通天教主是截教掌门,两兄弟为了门户之争大打出手。元始天尊拉拢太上老君一起对付通天教主,结果经过诛仙阵和万仙阵两次大的激战,元始天尊彻底击溃了通天教主,截教不复存在,通天教主也被老师鸿钧老祖带走。封神大战以元始天尊大获全胜而告终,顺便说明一下封神大战时期太上老君就是老子,灵宝天尊则是通天教主。
时光跨越千年,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三兄弟言归于好,又重新凑到了一起形成了新的团体:三清。对于三兄弟来说正是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但是对灵宝天尊而言内心却永远留下了失败带来的阴影,他嘴上不说但心里永难忘记失败之耻,这是他心中永远无法抹平的痛。

结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灵宝天尊跟两位师兄尽管已经重归于好,他却养成了谨言慎行的风格,能少说就少说,该自己做的尽力做好,至于出风头的事儿就让给两位师兄吧!
三清之一的灵宝天尊,为何只在西游中出现一次?他最后到底去了哪
无论是在其他神话小说,还是在名著《西游记》当中,灵宝天尊这位大神都让人很是陌生,他能够和盘古化身元始天尊、道家始祖太上老君并齐成为三清,单单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他的法力高深莫测,可是灵宝天尊为何只在西游中出现一次?
很多人都清楚每一部小说都有他的等级秩序,在西游世界里一直有着三清、四御、五方五老、六司等等的说法,看似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只不过是五方五老之一而已,而三清的地位足足高了两个等级,如果说灵宝天尊是因为害怕仇家才躲起来的,那就太说不过去了

三清之中,出场率最高的当然属于太上老君,无论是用金刚圈降服孙悟空,将猴子放在八卦炉中锻炼,还是后来出手降服青牛精和金角银角两兄弟,可以说老君真的是镜头感满满,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孙悟空到兜率宫那一回。
原著写到:“大圣即整衣撞进去,那里不见老君,四无人迹。原来那老君与燃灯古佛在三层高阁朱陵丹台上讲道”,而元始天尊在西游出现的次数也只比灵宝天尊多一次,其中一次是在五庄观那一回曾出现过。

原著写到:“镇元子吩咐二童道:“不可违了大天尊的简帖,要往弥罗宫听讲,不日有一个故人从此经过,可将我人参果打两个与他吃。”这位元始天尊第二次登场,就是在凌霄宝殿时,三清一起出现,也是灵宝天尊唯一出现的一次。
原来是如来佛祖降服孙悟空后“不一时,那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天王、哪吒、元虚一应灵通,都摔着明珠异宝向佛前拜献”没想到堂堂三清之一的灵宝天尊,唯一出现的一次还是向比自己辈分低的如来行礼,那这次过后灵宝天尊去了哪呢?

首先咱们来看灵宝天尊有什么本领,根据据《洞玄本行经》记载“灵宝天尊以灵宝之法,随世度人。天尊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大家注意这个细节,灵宝天尊有三十六变和七十二化。
通观整篇西游,唯一介绍同时会三十六变和七十二变的大神是谁?没错,就是灵台方寸山的菩提祖师,因为祖师曾问过孙悟空:“也罢,你要学那一般?有一般天罡数,该三十六般变化,有一般地煞数,该七十二般变化”
所以这样一理顺就知道,这灵宝天尊为何在凌霄宝殿出现一次就不见了,因为在之前如来佛祖已经对孙悟空说过“趁早皈依,可惜你的本来面目”,由此可知,如来对灵宝天尊是菩提的身份是清楚的,然而灵宝天尊原以为自己法力高深,就算如来有慧眼眼看不穿。
但是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和如来佛祖在凌霄宝殿的会面,让天尊觉得自己应该避一避嫌,毕竟孙悟空和自己是师徒关系,如果透露出去,不但让如来难办,更会让天庭起内讧,所以这位灵宝天尊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隐修起来,从才再也没再公共场合露面,大家觉得呢?